学科与专业

THIS NAME

热点文章

金融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科与专业 >> 经济类学科 >> 金融学

金融学专业简介


1.专业名片

专业名称

金融学

专业代码

020301K

修业年限

4

学位授予门类

经济学学士

专业设置时间

2004

所在学院

经济与管理学院

 

2.发展历程:

2004年金融学专业正式设立并招生

2006年金融与保险教研室正式成立

2018年金融学专业认定为校级特色专业

2020年金融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

3.师资力量:

金融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,现有专任教师23人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12人(母体高校派遣6人、企业兼职教授1人)。拥有一支高学历、高水平、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。师资力量雄厚,已斩获省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二十多项,发表核心论文26篇,其中13篇被SCI/EI检索,同时荣获院级授课竞赛多项奖项。

4.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掌握扎实的经济学、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和金融科技的专业知识,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、金融产品营销能力、金融业务操作能力和金融数字化业务的实践技能,能够在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等金融机构、企事业单位、科技企业和经济管理等部门,从事金融实务、风险控制、数据分析、金融科技产品研发、运营管理等工作的,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。

学生毕业后应该达到的总体要求如下:

目标1: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、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,具有从事金融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、计算机知识,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。

目标2:具有从书籍、媒体、期刊、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搜集、整理信息的能力,善于自学、总结与归纳,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。

目标3: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,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,通过市场分析,解决金融实际问题。具备较好的金融产品营销能力、客户开拓能力、理财规划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。

目标4:具备适应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能力,掌握金融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基本知识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,能不断探索金融科技创新,将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,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
5.核心课程

金融与保险(双语)、数字银行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、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、国际金融与结算实务(双语)、保险理论与实务、金融风险管理、公司理财(双语)、信托与租赁、Python程序设计与应用、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、金融科技概论

6.特色优势

通过“基础+专业”的教育方式和“业务实践+发展创新”培养模式,植入职场训练和金融专业实验业务模拟训练,培养和强化学生金融业务的实操能力、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。同时,紧抓科技金融与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,构建“3+1”培养模式,开设金融国际班,注重将学生送到国外知名高校学习交流,提升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。

“3+1”国际班联培项目

7.人才培养成效:

金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。英语四级合格率超80%,学位授予率高达98%,国内外升学率超16%,累计就业率超过95%,且毕业生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,社会口碑优良,主要就职于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行业,体现出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。

校企合作

在实习培养中,该专业采用“实习+就业”合作模式,与2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,共建12个实训基地,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,得到企业和学生的双重肯定,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就业。学科竞赛及证书获取方面,该专业倡导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研”,学科竞赛参与率65%,计算机证书获取率超90%,金融专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达93%以上。

优秀实习队

学生竞赛

竞赛获奖

8.职业前景

毕业生可在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等金融机构、企事业单位、科技企业和经济管理等部门,以及支付清算、消费金融、供应链金融、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,从事金融实务、风险控制、数据分析、金融科技产品研发、运营管理等工作。